浏览人次:
8282
1999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研讨会
举办时间:民国88年04月29日 - 5月1日
馆藏地:5总馆5楼书库(Main Lib / 5F Book Stack)
索书号:021.07 /8287
专题报告 | 主讲人 |
---|---|
新世纪的图书馆建筑:让科技与人文对话 | 黄鸿珠(淡江大学觉生纪念图书馆) |
中国大陆图书馆建筑回顾与跨世纪思考 | 高冀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从图书馆永续经营观点探讨图书馆建筑课题之经验与传承 | 林光美(台湾大学图书馆) |
台湾省乡镇(市、区)图书馆建筑设备实况探讨 | 程良雄(台湾省台中图书馆) |
九十年代广东公共图书馆设计评介 | 郑振纮(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张展 |
建构跨世纪的自动化图书馆服务系统-智慧型图书馆建筑思考 | 林文睿(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
浅谈现代化公共图书馆对馆舍的要求 | 何大镛(上海图书馆) |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设计思想及实现 | 朱强(北京大学图书馆) |
台大总图书馆的设计反思 | 沈祖海(沈祖海建筑事务所) |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的建筑特色 | 武振江(北京大学图书馆) |
资讯时代之大学图书馆-以中国文化大学新建图书馆为例 | 陈碧华(文化大学图书部) 王秋华(王秋华建筑师事务所) |
云南图书馆建筑文化的历史变迁 | 宋绮(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李先绪(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
国立东华大学图书馆建筑系的人文心 | 李美月(东华大学图书馆) 吴可久(王博仲建筑师事务所) |
大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筑态势研究报告 | 李晓菲(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 |
大学图书馆建筑-适应变革与发展 | 胡越(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
大学图书馆的规划-中正大学的经验 | 杨美华(政治大学图书资讯研究所) |
The Future Library Building: On Issues That May Redefine the Forms and Needs of Library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 | Roy Ch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Media and Library Sciences, Tamkang University) |
资讯时代图书馆的家俱与设备 | 胡欧兰(政治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 陈晓理(政治大学图书馆参考组) |
现代图书馆建筑开放设计观-图书馆新的建筑设计模式 | 鲍家声(东南大学建筑系) |
虚拟图书馆需不需要实体空间?一个批判性的思考 | 赖鼎铭(世新大学图书资讯学系) |
塑造新世纪科技图书馆建筑的新形象-筹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新馆建筑的几点思考 | 戴利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
国家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探讨:以国家图书馆为例 | 庄芳荣(国家图书馆) 宋建成(国家图书馆) |
八十年代以来的大陆图书馆建筑概况 | 陈霭轩(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 |
数字图书馆建筑的灵魂-综合布线系统 | 丁树筠(郑州大学图书馆) |
从服务行销观点谈图书馆建筑之规划与设计 | 谢宝煖(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 |
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图书馆建筑综论 | 夏国栋(黑龙江省图书馆) |
图书馆建筑设计之省思:以本所设计之图书馆及国外设计例之说明 | 陈伯森(伯森建筑事务所) |
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探索-建筑师设计心得 | 居其宏(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
The Architecture of a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Have Spaces Designed for Special Collections and University Archives | Chang C. Lee (Special Collections and Archives The University Library,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Orlando, Florida, U.S.A) |
港澳台人士捐资建造的图书馆之特点 | 李明华(杭州图书馆) |
中美大学图书馆建筑比较研究 | 李广生(南开大学图书馆) |
图书馆建筑启用后的评估 | 朱成功(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 |
试论用后评估、建筑规划和设备标准在图书馆建筑发展上的关系 | 陈格理(东海大学建筑系) |
淡江大学图书馆使用后评估初议 | 刘绮文(淡江大学建筑系) |
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条件研拟与审议课题之分析 | 黄世孟(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
二十一世纪大学图书馆建筑刍议 | 黄世雄(淡江大学教育资料科学学系) |
Last Updated:
资讯提供单位: 数码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