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梅聶斯(Juan Ramón Juménez) 書名:《小毛驢與我》
評介:林盛彬老師 《小毛驢與我》 (Platero y Yo),或譯為《灰毛驢與我》、《普拉特羅與我》,是西班牙諾貝爾獎詩人希梅聶斯(Juan Ramón Juménez)於1914年出版的散文詩集。全書共136篇,並有作者的序言。1917年版又補了二篇,目前通行的版本共有138篇。 作者以第一人稱抒情地敘述他在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地區的童年記憶,故事地點是在他的出生地默給爾(Moguer),而所有的故事都圍繞在小毛驢身上;小毛驢儼然變成他所有美好不美好記憶的焦點與見證。 雖然希梅聶斯曾表明從未特地為兒童寫作,但是,他在這本書的序言中確實提到要把它獻給兒童們。並引用諾瓦利斯(Novalis)的話說:「那裡有兒童,那裡就有黃金歲月。」但是,那個黃金歲月,並不是指時間上的兒童時期,而是「像從天降下的一座精神島嶼」,是像兒童世界那般單純,可以毫無禁忌地渴慕與想像。所以,詩人的心走在那個「黃金島」,就會找到他的趣味與快樂,而詩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永遠不必離開那裡。其意已經很清楚,他尋找的不只是單純的兒時回憶、安達魯西雅的風情,而是藉此表達他內心深深的渴望:永遠不想離開那個可以自由想像與渴慕的精神世界。 至於書中的主角小毛驢,在這個精神遨遊的世界裡是扮演時麼樣的角色?又具有時麼樣的意義呢?他在序文開頭就說:「這本小書,其中的快樂與痛苦是個雙胞胎,就像小毛驢的兩隻耳朵。」這比喻已宣告了小毛驢的精神性、情感性象徵。如果小毛驢就是詩人的心(el corazón del poeta),詩人的心「外表是如此柔軟,大家可能會說是棉花做的,不帶半根骨頭。」但是,代表靈魂之窗的,他那雙烏黑發亮如鏡子的眼睛,卻是「硬得像兩隻黑水晶的金龜子」;既溫柔又堅強,就像快樂與痛苦並生,小毛驢或詩人的心同時像鋼般硬,又像月亮銀色光輝般的柔。(1.普拉特羅) 詩人那顆又硬又柔的心又如何跳動呢?就如象徵「理想糧食」的「白色蝴蝶」般,可以自由而天真地飛舞(2.白蝴蝶);像「風溫順地走在曬黑的松林間…然後躺在黑褐色的土地上,最後在母親的歌謠裡,跟小孩一樣,昏昏入睡」(44.哄孩子入睡的女孩)那樣自然無偽;人們因寒冷躲在家中時,詩人說:「小毛驢,你帶著你的絨毛和我的毛毯,我帶著我的靈魂,讓我們慢慢走上清境偏僻的村落」(120.純粹的夜晚)。簡言之,詩人的心是一顆天真、自然、有所自覺而堅持的心。 這書中自然少不了對兒時記憶的描述,譬如,兒時倒映著松林及充滿詩人美麗景像夢想的池塘,雖然人事已非,但是「在我童年神奇的太陽下,像一張在明亮火焰旁的帛紙,雖然只留下一片莧草,卻不抗拒固執難移的記憶。」(128. 風車磨坊)但是,詩人在家鄉:默給爾,安達魯西亞身上,置入賦予了某種更甚的意義,譬如:「我永遠不會忘記在很小的時候,有一天我知道了這個名字:金山(Mons- Urium)。蒙都里奧這地方很快地而且是永遠地讓我高貴起來。我最美好的鄉愁在我如此悲傷貧窮的家鄉找到一個令人快樂的假象。我還要忌妒脽呢?多麼遠古的廢墟──大教堂或城堡──已都夠讓我深遠的思想駐足在它那些充滿想像的黃昏之上?我很快地發現就像在一座無盡的寶藏之上。默給爾,金山,小毛驢;你可以滿足地活著和死去。」(123.金山)盡管是個沒落的金山,對詩人來說,卻是個永遠的安慰與驕傲。這可以是就它的歷史而言,對生命來說,故鄉對他的意義就像麵包一樣,是生活必不可缺的必需品:「小毛驢,我跟你說過,默給爾的靈魂是酒,對吧?不,默給爾的靈魂是麵包。」這個麵包可以隨人的喜愛,可以加入橄欖油、蔬菜冷湯、乳酪、葡萄、肉湯、火腿…等,也可以酖酖像希望一樣,或加入一個想像…。這當然是個比喻,重要的是默給爾已經成為詩人不可分割的靈魂。那個內在生命是由真實的生命體驗所構成。 所以,在此書中所呈現的,像默給爾這個大麵包一樣,外面烤得金黃,裡面是白的;《小毛驢與我》最外層是童年的記憶,裡面可以有很多的內容,包括經驗的生活之美,包括想像力與意象之間的哲思,包括最重要的,裡面最白最純粹的靈魂:那種由愛而來的最單純而自然的美感。
Last Updated:2022/06/29
資訊提供單位: